365be是啥

台湾人正在使用的“ㄅㄆㄇㄈ”是什么文字?

台湾人正在使用的“ㄅㄆㄇㄈ”是什么文字?

台湾人打字是不用汉音拼音的,而是用ㄅㄆㄇㄈ。很多人第一眼看都会认为这是日文。

说到日语,日语中除了一些我们能看得懂的汉字之外,还有一种叫做“假名”的字母,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,认为这样的符号是日语的人应该是把它当片假名了,但事实上它叫做“注音符号”。看起来很像,但它其实和汉语拼音一模一样,只是前者是用“符号”,后者是用英文字母。例如ㄅ就是b,ㄆ就是p,ㄇ就是m,ㄈ就是f……全都都有对应的。差别就如此而己,和什么日本阿拉伯韩国甚至闽南都没什么关系。

“ㄅㄆㄇㄈ”是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颁行的,但汉语拼音则是1958年才制定的。现在八零九零后的朋友当然莫明其妙,但五零前的长辈们肯定会发出会心的微笑。注音符号一共有37个,分别是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ㄨㄩ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。还有分五种声调。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和轻声。

章太炎

例如断崖的“崖”,注音就会是“ㄧㄞˊ”。大陆喜欢横着写,在台湾都只会竖着写,也就是上面是“ㄧ”,下面是“ㄞ”,然后在右边偏中间注个“ˊ”,表示这是四声。如果是汉语拼音的话,就是注成ya。

注音符号的前身来自于章太炎发明的记音字母,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类似日文中的假名,事实上就是假名给予章太炎灵感的。日语假名恰好也来自于汉字的草书和楷书,取出符合声音的汉字的一部分简化而来。两者可说是同源。“注音”二字意谓注译汉字的发音。清末时期的“切音字”到了中华民国初年公布时,名称变成“注音字母”的原因,据吴稚晖的解释,是由于读音统一会,要避开造字的嫌疑,表示此一方案是专门为了“注译读音”而设计。

展开全文

章太炎的纽文韵文

1906年6月之后,章太炎第3次避难日本。他成为当时日本同盟会的机关报《民报》的主编。章太炎模仿日语假名文字,以“简化偏旁”的办法,利用汉字小篆的结构,创造一套记音字母。在1908年6月10日出版的《民报》第21号,刊登了章太炎的《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》一文,文中发表他创造的36个纽文(声母),22个韵文(韵母),即为今日注音符号的前身。

1913年2月,读音统一会在北京召开,读音统一会选用的注音字母并不是全用章谱,而是作了斟酌修改:如这些字母楷写后笔画和通行楷书一样,则字母有与汉字形体相混之虞,便另换一个古字,例如“”,章谱用“八”字,“”,章谱原用“土”字,因为“八”、“土”与汉字相混,故换用“”(古包字)、“”(古突字)。最终,从章太炎方案中选取15个字母,再改造部分汉字得出23个字母,另外造一字母“”,共计39个。而这套注音符号直到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才正式颁行。

注音符号并不是最早的汉字拼读系统,在它前面有威氏拼音、邮政式拼音等,但它独树一帜,因为其它系统,包括现在使用的汉语拼音,使用的都是拉丁字母,惟它采用类似日语片假名的设计,在表音的同时不丢掉汉字传统。同时它首创了用符号表示声调的方法,这后来被汉语拼音吸收。

这是一套汉字拼读系统,用来给汉字注音。它也算是一种表音文字,即它本身只表示读音而没有具体意思。汉语拼音也是如此。至于哪一种拼音方式更好用,就青菜豆腐各有所爱了,大陆肯定觉得经过改良的好,但台湾也认为谨遵古法的才实用。

直到现在,注音符号还是台湾主要使用的注音方法。大家如果注意台湾歌手的一些MV,如周杰伦的《反方向的钟》,里面就有注音符号。而中国大陆从1958年推行汉语拼音后就停止使用了,只在字典中保留。

♦ 一代歌后邓丽君真的是台湾间谍吗?

♦ 当年劫机赴台的“反共义士”因何被枪决?

♦ 邓丽君与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秘密交往的内幕真相

回复关键词“ 台湾01”,获取以上文章!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365be是啥 萼的解释
365be是啥 冰雪奇缘公主的画法步骤图带颜色 卡通公主简笔画图片
365be是啥 刷爆网络的钱塘江大潮是怎么形成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