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be是啥

中国古地名——剑阁

中国古地名——剑阁

阁道,就是在“横梁铺板谓之栈”的栈道上加修了屋的栈道,又叫栈阁道。诸葛亮与其兄诸葛瑾的书信中说:“其阁梁一头入山腹,其一头立柱于水中(《诸葛亮文集》卷一)。”古时由秦入蜀,必经小剑至大剑关口这条悬崖夹峙、深涧飞瀑的险道。 诸葛武侯依山势地形将原有栈道扩建成“剑阁道”后,古人常把“剑阁道”简称为“剑阁”。不仅 “剑阁县”由此得名,即使“剑州”之名也源于此。《元和郡县图志》“剑州”条云:“唐先天二年改始州为剑州,取剑阁为名也。”

自隋以后,陕甘入蜀改道由葭萌越牛头山,经达摩戍(民间称大木树),直抵剑门关口,小剑至大剑关口的栈阁道渐废, “剑阁”之名亦由剑阁道的简称成为剑门关的别称。因此,自唐至清的许多史籍中使用的 “剑阁”、“剑门”之名均指剑门关一地。民国2年改剑州为县后,“剑阁”才专指县名,沿用至今。

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

剑门蜀道是古老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古老蜀道的核心和精华地段,而蜀道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大型交通遗存之一。

蜀道,它是古代陕西长安通往四川成都的陆上交通要道。古称陕西为秦,四川为蜀,历史文献将此道称为“秦蜀古道”,简称“蜀道”。剑门古蜀道,是蜀道之南剑门关一带的古道,因穿越天险剑门,故名“剑门古蜀道”。战国晚期,公元前316年前,在此道修筑了中国古代交通史上最早的栈道。蜀道沿途多作栈阁,分南北两段, 剑门古蜀道在蜀道之南,蜀北境内,所以称南栈、又名蜀栈,三国蜀汉时称“剑阁道”(剑门,古称剑阁),是秦汉以来自关中入蜀的官驿大道。

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

巍峨剑门,扼入蜀的咽喉,由于它地势险要,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。相传战国时期,秦惠文王欲吞蜀,苦于无路进蜀,谎称赠五金牛、五美女给蜀王,蜀王信以为真,派身边五丁力士,劈山开道,入秦迎美女,运金牛,才开通了这条蜀道,称为“金牛道”, 剑门蜀道是金牛道的一段,是秦蜀古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段落,道路因经过剑门关天险而得名,自秦汉时期始便作为关中入蜀的主要通道。

三国时期,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,路经大剑山,见群峰雄伟,山势险峻,便令军士凿山岩,架飞梁,搭栈道。诸葛亮六出祁山,北伐曹魏,曾在此屯粮、驻军、练兵;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,修筑关门,派兵把守。当年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取汉中,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,蜀军大将姜维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,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……

剑阁道之战

剑门关上的七十二峰见证了千百年来的血雨腥风。在数不清的战役中,三国姜维镇守剑门关的故事流传千古,当时 蜀汉大将军姜维仅以三万人马拒魏国邓艾十万大军于关外。

剑阁道之战又称蜀魏剑阁道对峙、魏蜀剑阁之战、剑阁之战。蜀攻魏之战失败后, 魏国趁蜀内部混乱,君臣不和,分三路军伐蜀,史称魏灭蜀之战。剑阁道之战便是蜀魏两军正面对峙。

《三国志》记载:三国时,司马昭命钟会、邓艾领兵伐蜀。被蜀汉大将姜维堵在剑门关以北,久攻不下,邓艾则回军景谷道,到达阴平郡,走数百里险要小道,到达江油关,蜀汉守将马邈开关投降。邓艾率军长驱南下,攻克绵竹,直抵成都。蜀后主刘禅投降,灭了蜀国。

当时魏以倾国之力遣十八万魏军分三路南下:西路军由邓艾所率的三万多人,出狄道向甘松、沓中直接进攻姜维;中路军由诸葛绪率三万多人马,自祁山向武街、阴平之桥头切断姜维后路;而东路军由钟会率主力十余万人,再分三路分别从斜谷、骆谷、子午谷进军汉中;而与此同时, 蜀将姜维、廖化率军以剑阁(今四川剑阁)险道为屏障,阻击魏军。

蜀汉炎兴元年(263年),在蜀汉接连失去汉中、阳平关、乐城、汉城等城池后, 姜维退守剑阁,与魏将钟会对峙于剑阁,使10万魏军终不能越。

自古以来,无数兵家集大成者都试图逾越剑阁,但是无一成功,最后得出一条教训—— “剑阁防御无敌”。至少在冷兵器时代,没有人能正面攻破剑阁。钟会根本不可能攻破剑阁,剑阁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谁能硬抗大自然?

最后魏军总结了两套攻打剑阁的方案,其一:遇见剑阁扭头就走,绕路从背后攻打剑阁;其二:灭了敌国,当然这个难度也比较大,只不过要比攻破剑阁容易。邓艾选择的就是后者,灭了蜀汉剑阁自然就破了。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,剑阁也不例外。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

来源|中国地名学会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Bet体育365提款要多久 《建党伟业》下载[MP4/mkv]蓝光[BD720P/HD1080P]免费分享(2011)
Bte365 菜谱网站,菜谱网站哪个好
365be是啥 qiui智能锁app下载